“南北对话”,首次高端院际护理多学科联合会诊合作-记我院与北京医院以护理为主导的1例心脏搭桥术后并发症患者多学科联合会诊
一场跨越2300公里、以护理为主导的两家顶级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圆满成功,开创了我院与北京医院护理高端院际合作的先河。围绕1例规律透析行心脏搭桥术后并发症的患者,集护理、医疗、药学3个领域岗位、重症监护、心血管、血管外、营养、伤口5个专科部门的相关人员,通过远程信息设备,对严重影响该患者生命支持的6个临床问题,共同细致循证、精准分析、旁征博引、权衡利弊,最后“量身定做”出一套集束化措施方案。
促成这次合作的契机,源于我院护理部徐朝艳主任与北京医院护理部孙超主任、外科李欣科护长在一次高质量管理的国家级会议中,从国家区域中心建设、高水平医院强强联合的战略出发,相互萌发出双方结成多形式、多触角、全方位护理合作“姊妹医院模式”的想法。此次护理为主导的多学科联合远程会诊作为第一次“试水”,取得令人振奋的效果。
会诊于12月2日下午在我院远程会诊中心进行。病例来自北京医院的1例规律透析患者心脏搭桥术后患者,既往肿瘤治疗病史,基础疾病较多,术后血氧饱和度低进行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误吸复插气管导管。联合多学科会诊的目的,是要及时有效解决该患者氧饱和度低、误吸高危、血滤期间影响药物浓度、营养低下高风险、DVT发生高风险、伤口愈合不良的6个严重问题。北京医院团队由外科李欣护长主持,患者就诊的胸外科监护室作为主导,联合血管外科、血液净化科、静脉治疗小组、伤口治疗小组的区护长和专科护士,并邀请了药学部、普外科、血管外科医生参与。我院相应派出护理部黄燕梅副主任领衔,重症医学科科护长高明榕、区护长白利平、心血管医学科区护长潘佩珍、林春喜、营养护理学科带头人陈玉英、血管外科区护长苏连花、国际伤口造口师李静老师、张登老师参加会诊。整场会诊既展示了专科评估的针对性,又体现严谨循证的临床思维,尤其是对患者并存问题的矛盾点,双方运用最新的指南、专家共识和各自的临床经验,展开激烈的讨论,气氛几度推向高潮,最终达成了该患者管理的方案共识。可以说,这次会诊,不但凸显了集束化措施制订的临床思维碰撞,也是结合案例对涉及专科的前沿知识进行一次很好的学习,会诊还吸引了来自中华护理学会管理学习班来我院实践的学员和众多同事们旁听,远程会诊中心座无虚席,与会者兴致高昂。
为了本次高端院际护理多学科联合会诊的顺利进行,我院护理部分管专科发展的黄燕梅副主任、陈玉英护长多次组织协调各种准备工作,并与北京医院护理部王蕾副主任、李欣科护长团队保持顺畅的沟通。正如会诊结束后黄燕梅副主任的总结所言,这次会诊的成功,即是两家“姊妹医院”护理合作的良好开端,又是持续开展后续紧密合作的信心和经验,两家医院依次主持,强强联合,有利于促进双方专业护理水平发展,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
初稿:曾小兰 蓝丽
审核:陈玉英 黄燕梅